太宰治的《斜阳》
太宰治的《斜阳》
故事的开始是主人公正在和妈妈一起吃早饭,突然妈妈“啊”尖叫了一声,一个人突然想到什么害羞得无地自容的事情时,就会轻轻地发出这种奇怪的“啊”的声音。
主人公是一位姐姐,当妈妈“啊”了一声之后,姐姐问怎么了?是不是想到了直治?直治是弟弟,参加战争之后就一直没有收到过任何消息。当然直治的存在也是一种折磨,闯祸、欠债给这一家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这一家人属于没落的贵族,由于财产的窘迫,要卖掉老宅子,搬去一个很偏僻但风景很优美的小乡村。本来生活无忧无虑的姐姐也要承担起来繁重的体力劳动。妈妈是一位的的确确真实的优雅的贵族,所有的姿势都非常的具有贵族姿态。吃早饭时喝汤的姿势动作被书写了一番,值得被欣赏。
从老宅子搬到小乡村里前一天,母亲对姐姐说到:“就是因为你我才会搬到伊豆的,如果没有你的话,我真想在你爸爸死的那个屋子里死去”。搬到伊豆的第一天妈妈发热了,好在村子里的医生给妈妈看好了身体,但妈妈日渐衰弱却是不可逆的事实。
来到伊豆的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书写的地方,偶然的一次,这位姐姐引起了一场大火。是粗心大意引起的,把浴室炉灶烧剩的本以为已经灭了的柴火放到了干燥的柴堆儿旁,引起了局部范围内的小火。好在发现的及时,在邻居热情的帮助下,很快就把火给灭了。因为村庄本来就很小,如果一刮风很容易把整个小村庄都烧毁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之后,挨家挨户的去道歉了,村子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善良大度的宽容原谅了。回到正常生活上来。为了排泄内心的羞愧之情,姐姐去田里做活。在战争中也曾经被征去劳动。
大火事件之后,母亲明显的变得越来越衰弱了。母女两人相依为命,这个时刻显现的那么明显,读太宰治的书时总感觉很凄凉。
随着生活的继续,经济的拮据越来越展现出来,为了谋生,姐姐被劝说需要去皇族那么打工,作为一个曾经的贵族是怎么都不能忍受这种屈辱的,和母亲大吵了一架,同时母亲也说出了弟弟直治将要回来的消息。
电影,书都会利用吵架来加快叙事的节奏,一个大吵会把很多事情都吵出来,这一次母女两人的吵架也不例外,吵架把姐姐内心里深藏的爱情给引了出来,这位姐姐喜欢的是一个已经结婚的人。吵架之后的谈心让母女两人交谈的非常温馨,不过这是两个人在直治回来最后的甜蜜。
回来的直治并没有给家里带来多少温暖与爱护,而是首先要酒喝,没有叙旧,没有讲述长时间没有见面没回所能有的聊天,喝酒之后睡觉,第二天要了两千块钱去了东京见自己的老朋友,十天没有回过家。
这其中穿插了直治写的一篇日记,是直治在深受麻药折磨时写下的。
内心的痛苦,自己是家族的拖累,向姐姐借钱,变卖自己所拥有的财产结果才得到五块钱,欠债却是一千元。
日记中有一句话:人说谎时必定假装正经,近来领导人那种一本正经的样子真可笑。
这里面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对话,看到很多的对话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心理学上有一个调查说,人一天的self talk达到四千多句,这个日记里面就是一种自我对话的书面化。
看到这篇日记,让姐姐回忆起往事来,应该说是直治的借钱造成了姐姐离婚,当时深受麻药折磨的直治每次都会在信中苦苦哀求能够借钱给他,但是钱又不是直接给到他手里,而是给到一个叫上原先生手上,看这本书的人大部分都认为这个人就是太宰治自己的化身,应该说是最像他的,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有太宰治自己的寄托。
直治在信中苦苦的哀求,没有办法不借给他钱,虽然那时候并不缺钱,但是也经不住直治这样大手笔的无底洞似的借钱,出于对弟弟的关心和对那位上原先生的好奇。于是决定去看看这个上原先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见到他时,正好是上原一个人在家里,道明身份之后,上原就出门带着这位姐姐去了东京剧场后面大楼的地下室,进了一个小酒吧,然后他就点了一杯酒,给坐在对面的姐姐点了一杯酒,并没有拒绝,喝了两玻璃杯,而且感觉很舒爽。
开始时就是一直喝酒,上原也不说话,突然就说到直治应该喝些酒就好啦。两个人谈论起来酒鬼,上原说他就是一个酒鬼,但是姐姐说他小时候见过酒鬼,酒鬼并不是像上原一样的人。
酒鬼和酒鬼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回到直治身上,却感觉直治应该是一个酒鬼比较好,因为这样就可以摆脱麻药中毒的痛苦了,两者相比较还是做一个酒鬼。
说起来上原也是一个有素质的人,担心这位姐姐太晚了不方便,于是两个人就离开酒馆了,本来客气一下的姐姐,却直接被上原拉着付酒钱了,付完酒钱,从地下室上去的楼梯上很快的亲了亲姐姐的嘴,姐姐的反应是紧闭着嘴唇让上原吻了,从此姐姐就把这件事当做是自己的秘密事情了,以至于后来的离婚,回到母亲身边生了一个死胎,生病卧床,,从此和之前的丈夫断绝了关系。
自从和这位上原先生见面之后,对弟弟说:我见过上原先生了,他是一个好人,你去和他在一起喝酒吧。而且从直治那里,收到上原拿给他的著作,姐姐开始认真读起上原的小说来了。
弟弟因为麻药欠药房的钱,母女两个人用了将近六年的时间来还款。
生活的苦闷,遭遇着母亲和弟弟双重的折磨。或许还要加上她自己的内心折磨,让姐姐都活不下去了,不管怎样人活着总要找一个心理的寄托,而和上原先生的经历就是姐姐内心中所依靠的对象,笔者个人感觉这不属于爱,当然在太宰治自己看来或许这就是爱。
笔者认为这不是爱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种在极度痛苦中所有的一种心灵的寄托,心理的一种依靠。在其他的地方找不到任何别的东西可以说服自己继续生活下去,所以要找一个遥远的寄托。姐姐给上原写了三封信。
第一封信说自己喜欢上一个有家室的人,想要从上原这里寻求一些自己应该怎样做的建议,其实就是喜欢上原。
第二封信就是直接表白了,表明自己是喜欢上原,为什么不给自己回信?人都有自己的尊严,这样的表白显得自己太低三下四了,所以为了表示这是一种爱而不是哀求,信中说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一个富有的追求者,最后希望上原能够来小乡村一起看看美丽的风景。
第三封信很迫切的表达了自己想要去见见他,姐姐想见一次面。
三封信寄出之后没有任何的回复,人总是这样,想得到什么的时候,总会有点迫不及待,于是姐姐准备去东京找这位上原先生,但是还没有出发,母亲病倒了。
有时候我就在想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境遇,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孤独痛苦吗?
这次母亲生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先是高烧不退,之后满身浮肿,好在母亲离开时,姐姐和直治都在她的身边。记得有一位中国作家写过一本书就是在母亲临终前自己是怎么样陪伴着她的,笔者想到了自己的爸妈。
留下了直治和姐姐,直治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姐姐找了一个借口去了东京。
首先到的是上原的家里,但是没有找到他,见到他很有素养的妻子和女儿,对于这两个人来说参杂了太多的情感,当有了上原的孩子之后,姐姐还是想要让这位夫人抱抱那个孩子。
找了好几个地方,找到了上原,这是时隔六年之后的相见,上原在与一大群人喝酒唱歌谣,对于姐姐的到来,上原也很淡然。
晚上时,上原给姐姐找了一个睡觉的地方,这一晚也有了上原的孩子。早晨时候,直治自杀了。
直治的痛苦是因为处在贵族身份与平民身份的中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在哪一个群体中都得不到认可,在他的遗书里也说出自己的喜欢的一个女人,那是一个画家的妻子,与他关系还不错的画家的妻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