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祖国边疆,把健康留在高原的“家门口”
心系祖国边疆,把健康留在高原的“家门口”
本报讯(文/记者 邢靓 图/采访对象提供)不辞劳苦远道而来,只为给高原人民送去健康——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来到地处高原的皮山县赛图拉镇,组织了慰问、义诊活动。
这支专家团队由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戈小虎,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江带队,加上皮山县人民医院院长胡延孟,自治区人民医院“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王尉春等,一行共10人。
从皮山到赛图拉
医疗专家团队从皮山县出发,途经喀什叶城,库地达坂(海拔3815米),麻扎达阪(海拔4969米),黑卡达阪(4950米),翻越崇山峻岭,跨越河流泥泞,穿越皑皑雪山,驱车430多公里,历时10个多小时,才抵达“传说”中的赛图拉镇(海拔3660米)。
一路上,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高原反应,有人不得不赶紧开始吸氧。皮山县人民医院院长胡延孟是第二次来赛图拉镇,高原反应依然“没跑”:憋气、头痛,整晚上睡不着觉。
“上次来头痛得不得了,这次就好多了,说明我可以适应,当地的老乡能住在这里,我们这点高原反应算不得什么。”胡延孟说。
还好,一行人顺利“落地”,大家组团看望慰问了驻皮山县赛图拉镇色日克克尔村第一书记李强。刚一见面,戈小虎副院长立即向前,握住他的手连问“可好啊”,交谈中,大家详细了解了当地人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情况。
用医药送来关爱
从当天19时直到23时,在高原的阳光和灯光下,戈小虎副院长和刘江副院长立即组织医疗专家队伍开展义诊活动。在镇机关大院里,300多位居民排着队,交谈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医疗专家们悉心接诊着每一位村民,询问病史、测血压、切脉、查体、阅片、进行总体评估、给药、制定长期治疗方案……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
“由于环境和饮食因素,老乡们普遍有高血压,有的高压已经到200多,却由于没有出现严重症状,也没有慢病管理观念而听之任之,这样下去,病情一定会恶化。”胡延孟发现,百姓们除了高血压,还普遍有一定程度的高原病,比如红细胞增多等。医疗团队立即对村民们进行了健康科普宣讲,让大家正确认知、预防、关注慢性病。
胡延孟说:“我们不适应这里的环境,只要说话声音大一点,或者走走跳跳,马上就感觉气不够用了,因为高原上大气压低的缘故,在这儿吃米饭也老觉得米硬。这样的条件让我们都很受触动,赛图拉镇地处中印边境,是祖国的边防线,各族人民群众生长在这里,守护在这里,那谁来守护他们呢?我们一定要守护他们的健康,也希望社会各界多关心他们。”
义诊结束后,医疗专家团队留下了精心准备的大量免费药品,又为镇政府捐赠了5台电子血压计,希望把健康永远地留在高原的“家门口”。第二天,大家又驱车70公里来到了康西瓦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祭奠烈士英灵。
(编辑/邢靓 审核/夏莉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