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诺夫哥罗德”-飘荡在俄国专制历史上的一缕民主、共和孤魂
“大诺夫哥罗德”-飘荡在俄国专制历史上的一缕民主、共和孤魂
彼得大帝打开了一扇朝向欧洲的窗户,而中世纪的诺夫哥罗德早已将大门敞开。
鲍里斯.基谢列夫
诺夫哥罗德,正式使用名称是“大诺夫哥罗德”(Lord Novogorad the Great),原本是基辅罗斯的一部分。11世纪中叶后逐步摆脱基辅罗斯的统治,1136年爆发的民众起义和驱逐公爵事件则标志着诺夫哥罗德与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一样,走上了一条由贵族、大商人和其他上层人物支配的商业共和国政体的发展道路。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鼎盛疆域
诺夫哥罗德大公:拥有巨大权力的打工人
从名头上来说,诺夫哥罗德大公无疑是国家最高长官,他是军队的第一统帅并且在行政事务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大公的权力和行动受到市政会议的严格限制,在行政管理权上被市政官和千夫长共同分享。市政官同时有监控大公、保护城市利益不受侵害的职责;千夫长负责管理城市军团, 大公只有在战事爆发时才能拥有指挥军队的权力。另外诺夫哥罗德大公由市政会议决定聘请或者驱逐,很难有终身执政的机会。某种程度上诺夫哥罗德大公在权力上与现代政治下的总统制颇有相似之处,既为国家元首、三军总司令,但又受到相关机构和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诺夫哥罗德集市
市政会议:贵族主导下的民主议会
诺夫哥罗德的市政会议在国家政治上的地位显赫,因在重要的市场上展开会议而闻名。市政会议可以由大公、官员、甚至是平民负责召集。除了聘请或驱逐大公以外,市政议会也负责选举市政官、千夫长和大主教。它还决定着对外战争与和平的事宜,动员军队、颁布或废除法律、征税等具体国家层面上的行为均在市政会议上进行,可以说它就是大诺夫哥罗德的最高权力机关。但是由于会议奉行直接民主和一致通过的原则,往往陷入激烈而又无谓的民主斗争泥潭,严重影响政治决策。鉴于此,由大主教主持的贵族会议在市政会议召开前拟定交市政会议讨论的法案,并能经常控制国家议会进程,同时也有效地代表城市中大商人、大贵族的政治意见。
俄罗斯千年纪念碑
司法系统:系统化、富有现代人文主义精神
诺夫哥罗德的司法系统在愚昧、落后的中世纪前中期内别具一格,有着相当复杂的组织和体系。大公、市政官、千夫长和大主教各自拥有自己的专门法庭,特别是在市政官主持的高级法庭中实施十人组成的陪审员制度,陪审员来自城市内的所有五个街区,每区2人,贵族、平民必须各有一人。在滥用私刑和酷刑遍地的那个年代中,诺夫哥罗德的刑法显得较为温和和人性化;刑罚主要以罚款为主,严重者会根据民众意愿在剥夺其财产后进行放逐。死刑是一件几乎难以想象的事情,《诺夫哥罗德编年史》在提到杀死几个人的情况时甚至都用上了“大屠杀”的字眼来形容。
莫斯科大公进入诺夫哥罗德
结语
在古代基辅罗斯崩溃后、莫斯科大公国崛起前的罗斯诸公国中,奉行民主共和的大诺夫哥罗德无疑是划下的一颗最璀璨的流星。除了抵御西方天主教骑士团的入侵、在蒙古人西征的浩劫下保存罗斯文化的历史功绩外,它的民主议会制度在俄罗斯集权专制的历史长河中显得是那么的特立独行,又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现在我们所知的俄罗斯,是在莫斯科大公国、沙俄和苏联遗体上发展、成长的俄罗斯,一个集权主义浓厚的国家;试想一下由大诺夫哥罗德统一罗斯、主导发展后的“俄罗斯”会呈现一副怎样的模样?历史不容假设,实际上在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灭亡前夕已经离莫斯科公国的贵族集权统治方式越来越近,无论是否由莫斯科统一罗斯,“大诺夫哥罗德”式的民主制度注定成为历史上的一缕孤魂。
参考书籍: 《俄罗斯史》第八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