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解释拼车规则修改:让等候拼车的乘客可以更省钱
滴滴解释拼车规则修改:让等候拼车的乘客可以更省钱
河南商报记者 陈薇
从拼成拼不成都享受打折的“一口价”,到只有拼成可以享受“一口价”,运行4年的滴滴拼车在今年11月修改了拼车规则。
11月29日,在滴滴拼车媒体开放日上,滴滴出行网约车执行总裁陈熙解释了拼车规则修改:这是对拼车精细化管理,让提前下单规划出行并愿意等待拼车的乘客,可以享受比之前更多的拼车优惠。
滴滴拼车上线4年 29亿人次使用过拼车
4年前,滴滴在快车基础上探索发展出“拼车”这个衍生产品。拼车是由快车司机和车辆提供服务,系统将路线相近的乘客进行匹配,共享车上的每一个座位,从而分担车费、降低出行成本。
滴滴出行网约车执行总裁陈熙说,拼车能够有效减少车辆空驶率,提高交通效率,让有限的网约车供给和城市道路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是更为绿色的出行方式。上线4年来,累计有29亿人次使用过拼车,最近一年累计行驶45亿公里。
同样是比快车更实惠的产品,拼车跟顺风车有什么不同?
“拼车本质上是网约车,司机是快车司机,司机没有目的地,提供服务是为了赚取收入;顺风车的司机是私家车主,他们出行有目的地,司乘关系是共乘互助。”陈熙解释,两者从属性、定位、司乘关系以及收费逻辑都是不同的。
看似简单拼车的背后,背后也有“黑科技”的支撑。
“拼车的价值创造来源于多个乘客共享的里程,背后是滴滴自主研发的供需预测系统。 ”滴滴出行CTO张博表示。目前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已建立实时供需预测系统,致力实现最小程度的绕路,同时让多个乘客顺路同行的路线匹配度更佳。经过算法不断优化,如今拼车的平均绕路时间已相比去年减少30%。
拼车规则修改 为让拼成的乘客享受更多优惠
经常使用拼车的用户会注意到,今年11月1日开始,滴滴修改了拼车规则:未拼车成功的市民不再享受实惠的“一口价”,而是直接按照实时快车价格付费。
在媒体开放日活动上,陈熙也专门解释了拼车规则的修改的原因:多个乘客拼车,意味着用户要付出一定的等待、绕路等成本,规则修改意味着对拼车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新规则下如果拼车成功,用户享受比之前更多的折扣,真正补贴到付出成本的用户。
升级之后拼车有两个入口,可分别满足时效和高性价比两种用户的不用需求。
对于更注重快速出发的用户,可在快车页面勾选“接受拼车”再发单,空车和已接到拼友的载人车都能来接驾,如果没有拼成,就按照快车实施计价。注重性价比的用户可在拼车独立页面发单,系统将先匹配拼友再叫车,拼成再出发,并且只收取“一口价”。
“如果想享受拼车的优惠,我们鼓励用户可以提前规划自己的出行计划。”陈熙说。
除了乘客拼车可以享受优惠外,对司机来说同时接快车和拼车订单所获得的冲单奖励,相比只接快车订单要高约14%。在不影响乘客计费的前提下,滴滴还在52个城市探索给司机提供共乘里程的多倍计价,让司机多拼多赚。
为了让乘客愿意尝试拼车,滴滴宣布12月3日打造“全民拼车日”,将在包括郑州在内26个城市推出拼成打1折,最高减100元的活动。(见习编辑 王红春 编辑 吉倩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