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拉德巴特勒《守法公民》电影里悲哀的一面
杰拉德巴特勒《守法公民》电影里悲哀的一面
不少观众因为这部《守法公民》电影喜欢上了扮演男主角克莱德谢尔顿的演员杰拉德巴特勒,也就是后面白宫陷落伦敦陷落的男主角。
几句话概括剧情:男主角因妻女被杀,凶手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于是男主角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干掉凶手并顺利被抓入狱,然后按照计划干掉迂腐的司法系统一干人等。
编剧套路熟悉,依然是典型的英雄主义,常规的法律和单位给不了满意的答复结果,英雄便自我发挥,干掉这一切。熟悉不,《狙击华尔街》也是类似的套路,人被逼到了极点,坏蛋们继续逍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影片看,杀人偿命,依然是普罗大众的一个常规诉求,美国人也有这个需求。艺术源于生活的话,美国百姓得到法律的温暖看来也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否出的起律师费就是个门槛。影片结局,坏蛋都死光了,男主角苟且偷生的念头微弱,相信不少人都期待第二部,男主在爆炸中没有死,他的终极目标是推倒迂腐的司法系统,显然还没有完成,代表司法的主角尼克也还安然无恙,虽然生活中他是个好人。
值得思考的是:影片主角克莱德谢尔顿当过兵,有地产,智慧过人,学习能力强甚至精过律师和法官。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这件冤案也就不了了之,冤魂永远不可能得到告慰。这样的思考角度是我们的常规思维,美国人可能不这么想。
美国人奉行的是有钱便是爷的思维,有钱便是能力,类似的真实案件比较多,法律条文是固定的,不可能完美,总有漏洞可钻。于是,有钱人犯了事,可以高薪聘请大律师,将惩罚降至最低,甚至是无罪,社会舆论压力不像我们这么大。那没有钱的平民百姓呢,也只能认栽了,加剧了社会分化,弱化公信机关能力,强调个人能力,这是影片对现实的反应。
影片中,杀害男主妻女的凶手并没有豪华的社会背景,没钱没大佬依靠,但因证据不足只能那样判罚,反映了法律冰冷的一面,多个凶手,分主次,男主角显然希望所有凶手都被送去见上帝,但他没有如愿,妻女被杀对他的打击太大,因此剧情设定成了精彩的复仇,不计后果,续集的希望也是渺茫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