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杂谈 > >正文

​昔日全球第二大海军,为何沦落到这份上?俄军快没大型舰艇可用了

摘要昔日全球第二大海军,为何沦落到这份上?俄军快没大型舰艇可用了 有关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沉没一事,这几天已经被讨论得太多了,人们的关注点大都集中在...

昔日全球第二大海军,为何沦落到这份上?俄军快没大型舰艇可用了

有关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沉没一事,这几天已经被讨论得太多了,人们的关注点大都集中在乌军导弹是如何突袭成功,为何俄军万吨巨舰如此不堪一击,“莫斯科”号是否还有打捞起来修复的价值……等等。其实如果我们更深一层地去看待此事,恐怕其正在逐步暴露出一个糟糕的场景:今天的俄罗斯海军已经难以继续支撑和使用苏联时期的大部分水面舰艇了,未来其很有可能退化成一支绿水海军……

冷战时期,苏联海军的实力曾经强大到让北约和美国海军都十分忌惮。但这支强大的海上力量背后,实际上是苏联所有加盟共和国,以及其掌控下的所有经济互会的国家来支撑的,它们各有各的分工。这种模式固然高效,但却有一个严重的弊端,即过分固化了各国、各地区和各生产厂家的任务。它们往往只产出单一用途的产品,且只是这个生产链条的一环,至于其他环节和其他产品,乃至所有产品的整合能力,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厂商都做不到。换句话说,这个生产链条只要缺失了任何一个点,短时间内都很难补齐,乃至直接影响整体。

苏联解体后,当官员们询问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完工时,黑海造船厂厂长的回答就很直观地说明了这一点:“我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工业行业,8000家配套厂家。”显然,一艘现代化大型航母对国家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和工业产业实力有着集中而苛刻的要求。

不难发现,苏联解体后,即使是综合工业实力最强的俄罗斯,也难以独立补全所有的军工产业缺口,况且该国经济始终未曾彻底恢复。更麻烦的是,相比起其他军兵种,建设一支现代海军又是个极其“烧钱”的事情,俄方的困难就更大了。

冷战结束30年来,“莫斯科”号仅仅接受过对舰体的维护延寿,至于装备升级则十分有限,最“革命性”的改装也只是加装了卫星通讯天线。不仅如此,俄罗斯海军大部分大中型水面舰艇,甚至往往连最基本的维护都做不到,更别说设备更新升级了。如今已经基本失去作战能力的“库茨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就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今,俄罗斯新建的水面主战舰艇普遍不超过5000吨,800~1500吨级的轻型舰艇占了绝大多数。显然,这不仅仅是经济条件所限,更是技术不足所致。然而,以4500吨级的22350型隐身护卫舰为代表的俄军新一代舰艇,虽然吨位比沉没的“莫斯科”号小了一半多,但其现代化水平和武器性能都远强于后者,如果是22350型护卫舰遭遇乌军导弹袭击,恐怕生存概率会高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俄罗斯海军足够务实,其实理应尽快退役那些只能撑门面,却没有多少实际战力的老式大中型舰艇,将节省下来的资金发展新一代舰艇。

在可预见的未来若干年,俄军大部分继承自苏联时期的大吨位舰艇,都将到达寿命极限而退役。届时,俄海军最大的战斗舰艇很可能退化到5000吨级的水平,而主战力量则更偏向于小吨位战舰,且更加依赖航空兵和潜艇。换句话说,就是“空潜快”。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海军,就因实力不足而发展过“空潜快”模式,如今俄海军也将面临这个难以逆转的处境,前途着实不乐观。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