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效的努力停下来就是进步(为什么工作这么努力却看不到成果)
没有成效的努力停下来就是进步(为什么工作这么努力却看不到成果)
这也是曾经困惑过我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一开始的写作,纯粹是因为喜欢;可在看到同平台其他人获得的阅读量、评论以及点赞量远超我之后,心态开始发生了偏移。
我开始焦虑于数据,焦虑于写什么东西才能获得点击量,甚至开始模仿别人的写作范畴和风格。其实有焦虑并为此去向别人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是件积极的事情。
可问题在于,过分地焦虑于数据,从而远离了“喜爱”这个初心,开始模仿别人,甚至写一些自己不喜欢甚至观点相悖的内容,仅仅是因为这类观点更能引起大众的吐槽,从而获取更多评论。
这种状态我持续了一段时间,所产生的副作用就是:
每天绞尽脑汁去东拼西凑一些东西,不仅数据没有上去,而且让自己越来越讨厌写作。
我开始郁闷和迷茫:我可能真的不适合写作?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余华老师的一段话: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而作家冯唐对此也说过:这个原则我感同身受,只为自己内心写作,不应该去迎合。最了不起的作家从来只对自己负责,不会为了市场而写作。
我想,写作一开始是我最喜欢的,我愿意分享,愿意写出来,愿意再去复盘我的人生以及观点,而这些也正是成为未来解决人生问题的基石。现在之所以讨厌写作,完全是因为我违背了内心,想要去迎合市场。
于是,我开始重新为了内心而写作。一开始的确数据是不太好看,跟别人对比,着实让我失落。有时候我在想,坚持为了内心而写,是否真的能获得别人的认同?毕竟现在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
这里就要提到我喜欢的另外一位老师:罗翔。
当时他有一个视频,在“坚持”这件事情上,给了我答案:
如果你相信天道酬勤,我命由我不由天,当然,他会给你打上一阵强心剂,让你相信让你去努力,但最终努力的结果:成功或者失败。
如果失败了,你就会陷在虚无之中,你会觉得一切的理想都是骗人的,为什么我那么的努力,天道就不酬勤?为什么我那么努力的改变命运,就是改变不了。理想主义最后就会变成虚无主义,就会变成犬儒主义,就会变成放纵主义。
当然,另外一个面相就是“宿命论”。你干什么呢,不需要去做,你命中注定就能上北大,还需要努力干嘛呀?但最后你一定上不了。
什么意思呢?
做你该做的事情,并且接受它的事与愿违,我们需要努力啊,但是也许我们努力了,我们最终依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是有这种可能的,但不代表着我们不应该努力,因为不努力那就一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段话令我深受震撼。也是从那时候,我开始坚持初心,坚持写作。我想:茫茫人海中,总会有读者和我志趣相投,与我观点略同,同频的人不需要太多,只要有,便是一种幸运。
慢慢地,我开始获得了一些朋友的认可,并拥有了小小的粉丝圈。
时至今日,我依然会常常把两位老师的话拿出来反复阅读和体会。我想:我们做一件事,一定要遵从内心,同时既要有坚持努力的决然之心,也要有接受它事与愿违的淡然之心。作为一种兴趣坚持下去才会有心愿可期的那一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