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讲道理的方式维系爱情,为什么难以让伴侣改变?
用讲道理的方式维系爱情,为什么难以让伴侣改变?
在情感关系维系间,难免出现观点冲突亦或者是出现矛盾的时刻,男人都会感慨说女人不讲理,而女人呢也从不避讳,说和女人千万不要讲理因为自己互动的是爱,其实不论是爱情关系也好,婚姻关系也罢,两性关系相处,不论男女,用讲道理的方式维系感情,都是行不通的,即便是包括整天叫嚷着讲道理男人本身,也同样抵触做不到。
爱情关系中最初的月晕阶段,大家都会无限放大对方的好,将对方的缺陷不足,进行无死角了深度磨皮,然而当亲密关系进入“权力争斗期” 就会发生需求表达和感受的转折,大家都不再是当时的自己,然而却希望对方如初不变的对自己好。"道理"就是自己争夺战中被高端美化后的道具,目的不仅仅是事物道理本身,而是证明自己的正确性,更希望通过晓之以理的方式让对方可以"知错能改"顺从自己。
可人最大的问题是,人即便很多时候知错,也懊恼,却未必真的会改,这就是人的弱点之一,尤其在情感关系间就更加本能产生一种情绪的对立,那就是我们找另一半除了所谓的婚嫁的必须,更有内心希望被关爱欣赏的精神需求。然而道理的存在,让对方或者更为精准的来讲,是女人感受到的不是对错的区分过程,而是完全被忽视和不在乎的感觉。在男人视角里,女人的道理如果对了,就证明了自己的无能从而非常伤自尊。
所以越是后期交往,越是渴求那份被重视、被宠爱、被在乎、被崇拜的精神需求标准,而退一万步讲即使自己不对,也不想有太多的责备和碎碎念的教育,女人感受到被轻视,男人会感觉媳妇老妈附体,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厌恶和抵触情绪,那么道理背后的辩论赛,无论谁赢,都无法赢得对方真心的认同和心甘情愿的低头臣服于自己。每次"战争"的一方妥协,或者不了了之的过去,都将成为一笔笔自我情感账簿上无法偿还的债务关系。
不愿听道理,不愿谈对错,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过失,首先,人在察觉到自己有错的状态下会本能产生羞愧感受。其次,人都有惰性心理,当认知自己的确有错,又的确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时,就要调整改变,对已经习惯的生活和习惯的模式状态下,改变是件极其辛苦又庞大的工程,所以根本不想面对的一种情绪逃避。
成年人大部分的认知和问题多半都会源于童年的经历,小时候父母对我们讲道理的样子,是一辈子也无法抹去的记忆感受,而这也是我们如此抵触伴侣讲道理的原因之一,因为那似乎只有自己无条件投降的附和才能够有继续被爱的心理,这是一种非常焦虑,厌恶甚至带有些许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所以想用道理的方式去试图让对方改变,基本都行不通。因为从根本的出发点,就不够纯粹存有私心,而对方也大致有雷同的经历和需求,自然不会顺应你的意思去进行。
道理在情感交往中,在不同程度上不仅仅不能帮组维系亲密关系,反而会成为一种隐性的刽子手,它可能不至于一次毙命,却属于爱情的慢性du药,累计到一定程度将再也无力回天。所以说,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想得到长久的幸福,就要从拒绝讲道理开始,因为做人真正的原则是行为上的自律,而不是靠碎碎念彰显自己的正确性。和谐的家庭氛围,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不一定是屈就,而是从尊重满足珍惜对方开始做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