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杂谈 > >正文

​城镇化的历史背景-一个入城农村人视角对振兴乡村的看法-连载4

摘要城镇化的历史背景-一个入城农村人视角对振兴乡村的看法-连载4 三、我们城镇化的历史背景和情况 随着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的沉淀,许多人已在城市安居,过上了市民生活,小城镇的...

城镇化的历史背景-一个入城农村人视角对振兴乡村的看法-连载4

三、我们城镇化的历史背景和情况

随着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的沉淀,许多人已在城市安居,过上了市民生活,小城镇的建设也让许多的乡村整体搬迁到县城,住上了楼房。随着我们保障制度的不断进步,卓有成效的脱贫攻坚政策,大家暂时都安乐祥和,这不得不佩服我们一大批务实的领导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的艰辛付出。

与欧美不同,我们的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城镇化。二十多年的城镇化人口数字是个巨大的天文数字,比欧美十国总人口数量还大,我们的城镇化进展是迅速的,同时也是在和平稳定的大国际环境下进行的,我们的城市化没有经历过世界级别的动荡环境考验。而且我们这波的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把我们的中华文化传承考虑进来。就是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城镇化是有些脱离几千年“农耕文明”的。

纵观中外历史,文化是有惯性的,从一种生活方式变成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表面上与传统完全脱离了,但在灵魂深处,传统的血脉还是继续发挥作用的。我们在城镇化的过程其实很像是一个去乡土化的过程,一直以来过惯了熟人社会我们,突然间大量流入城市,将原来的邻里拆分的支离破碎,于是各种孤独、怀乡之情随之而生,即使是在城里买了房,过年还是会回到冷清了一年的老屋过年,春运就此应运而生,而平时繁华的一线城市变得冷冷清清。这次城镇化成为城市人的人,灵魂深处并没有城镇化,还希望有朝一日把老家建设得更舒适,如果有实力的话。这点正好应该是点燃了复兴农村的希望之火!但因为城市生活的压力,大多数扎根下来的新市民因为制度的限制或财力的限制,又阻挡了回家的路。

(未完,待续5)如果喜欢,请从连载1看起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