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可达和谢木兰之死
曾可达和谢木兰之死
最近得空重新看了一遍这部《北平无战事》,对曾可达和谢木兰之死有了些新的认识。
曾可达,铁血救国会成员,少将军衔。满腔热血追随建丰同志,认为铁血救国会可以通过强力反腐、币制改革等措施挽救党国,重获民心。
曾可达是铁血救国会或者说是蒋经国对抗老派的一颗明面上的棋子,但明显稚嫩缺乏手段,遇事均需请示。在小蒋得势时威风八面大杀四方,强力推进了五人调查组。但在小蒋失势后,也是最早被抛弃的人。
曾可达是个内心正直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严重贪腐的国民党里面算是一股清流,在国民党大厦将倾之际却无法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理想抱负。他的悲剧就在于太过理想太过愚忠,没有看清到自己在这场新老派之争中的位置。孙朝忠和王蒲忱同样来自铁血救国会,但他俩却是小蒋的暗棋。而且他俩也更聪明,后来在徐铁英的点拨下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最后曾可达的下场却是小蒋连面都不想见,无人可交心只能找方孟敖说说话,最后饮弹自尽。好在还有个副官替他收尸。
谢木兰之死是本剧两大转折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次转折,甚至在她死后连片尾曲都换了,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很多人不喜欢谢木兰,认为她的死都是自己作的。确实,她虽然从小就没了母亲,但却成长于衣食无忧的环境,再加上方步亭的宠爱,使得她任性妄为。
剧中她的死因设计的还是很复杂的,本文不再详细解读。
谢木兰虽然有背景,但却不够硬。想想方孟敖方孟韦是怎样折腾那些国民党官员的,有谁敢动吗?没有!因为他俩是方步亭的亲儿子,而谢木兰呢?方步亭的外甥女谢培东的女儿,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当下看来,这都是有差别的。不管剧中她死的多么可惜多么无辜,就是要杀了这个说重不重说不重但还有些分量的人给那些反对者们看。
所以,前者死于没跟对人,后者死于后台不够硬!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