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杂谈 > >正文

​端午节到底该说安康还是快乐?答案来了

摘要端午节到底该说安康还是快乐?答案来了 端午假期,我们原计划回一趟老家,但临出发前一天,谭大师说还有一个月就放暑假,不如到时再回去,那样的话时间更充裕,能在老家玩久一...

端午节到底该说安康还是快乐?答案来了

端午假期,我们原计划回一趟老家,但临出发前一天,谭大师说还有一个月就放暑假,不如到时再回去,那样的话时间更充裕,能在老家玩久一点。我把这个想法和Coco、Cici说了,她俩也同意。


奶奶听说我们不回去,当晚就快递了一箱她亲手包的粽子过来。


粽子第二天下午送达,冰块还没有融化。粽子的形状是传统的菱形,足有饭碗那么大。我取出三只放到锅里煮软。水滚后,粽叶的清香在沸腾中慢慢弥漫。我满足地深吸一口气,终于吃到家乡粽啦!


奶奶是做饭高手,注重食材的品质。这次粽子的馅料十分丰富,有咸蛋黄、五花肉、花生和香菇。经过几个小时的细火慢煮,各种食材的鲜香融合在一起,哇~真真是人间美味。Coco和Cici放学回家,各吃完一只,齐齐说“好吃好吃,好饱好饱”。连晚饭都省了。



吃完粽子,我们来探讨一下端午节到底该说“快乐”还是“安康”。


去年端午节,一位刚认识的朋友加我微信,我对她说:端午节快乐。她复我:端午节安康。


我点窘,觉得自己特没文化。然而,我又觉得说“快乐”并无不妥。因为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安康”是近年才有的说法。为了验证我的“记忆”,我特地抽空查看了相关的文章,结论是:端午节可以说快乐。


民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利慧说:

端午节的设立和传统农业民族注重时令节气相关。五月初五气温上升,天气开始进入暑热时段,这时各种害虫、五毒等滋生,老百姓为了祛邪避毒、祛病防疫而设立了端午节;而端午节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等行为就是为了驱虫避邪。因此设立端午节的初衷是为了祛毒平安、欢乐喜庆的,并不像清明那样着重于祭祀。

北宋诗人晏殊的《端午词》佐证了杨教授的说法:


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

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


近年流行的“端午节安康”,据说是为了祭念屈原——历史上的这一天,楚国诗人心灰意冷地自沉汨罗江。所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后人们只能互道安康,不能互祝快乐。


端午节=祭念屈原似乎成了当下一种常识。杨利慧教授对此并不认同,因为端午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是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存在的一个节日。她认为屈原、伍子胥等的故事只是附着于端午节之上的民间传说,其所延伸出来的纪念性充其量只是端午节文化的一部分。


我在查资料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中国各个民族过端午节的形式都不一样,比如我们汉族一般是吃粽子划龙舟;仫佬族则要抬着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祝祷禾苗成长;贵州苗族除了赛龙舟,还有踩鼓舞、唱歌、赶山、游方等活动。


真丰富多彩呀,每个民族都玩出了自己的花样。作为一枚手残党,我大概是学不会包粽子了。但明年端午,我一定会买一束“艾草花”挂在大门上。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喜欢这种民间智慧和仪式感。


图源/网络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