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杂谈 > >正文

​二战:不为人知的刺杀希特勒的动作

摘要二战:不为人知的刺杀希特勒的动作 1943年 德国军队在二战战场上节节败退,大批德国士兵在异国阵亡或是被俘,其余受伤者、残疾者更是无数。许多德国军官在这时开始反省这场战争...

二战:不为人知的刺杀希特勒的动作

1943年

德国军队在二战战场上节节败退,大批德国士兵在异国阵亡或是被俘,其余受伤者、残疾者更是无数。许多德国军官在这时开始反省这场战争,他们虽然身处于战场或是指挥所,心里其实早已厌倦了战争,希望能早点结束这场战争。同时,德军军营中早已出现反纳粹组织,他们痛恨希特勒和他的纳粹主义,他把德国引向战争,使这个国家在犯罪,而这一切只有除掉战争狂人希特勒才能停止。

在这个时候,一批勇敢的德国军官成立了一个密谋刺杀希特勒的暗杀恶魔小组,其首领包括德国陆军总司令部的海尔姆斯斯蒂夫将军、德国后备军参谋长施陶芬伯格上校等。该组织人数达到数百人,他们都是对纳粹身怀不满的。德军军官,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德国的和平。在那时,希特勒在国内仍有绝对的影响力,拥有大批纳粹支持者。这些军官明白,即使他们的计划成功,也要冒着被狂热的纳粹分子绞死的危险。可是如果不杀死希特勒,就还会有成千上万的德国士兵毫无意义地死去,还会有数不清的犹太人波兰人、斯拉夫人被送进毒气室。

1944年7月

德军已是强弩之末,暗杀恶魔小组加紧了刺杀希特勒的计划,他们策划了一个名为瓦尔基里的行动。瓦尔基里在北欧日耳曼神话中是一群美丽而可怕的少女,据说他们飞翔在古战场上,寻找那些该杀死的人。刺杀阿道夫希特勒,用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在刺杀计划实施以前,密谋者之一特雷斯克上校曾说,形势必须进行,不惜任何代价,即使失败也必须行动。因为问题已不在于具体目的,而是德国抵抗运动在世界和历史面前敢于做出这一决定性的举动。因此,刺杀行动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具体目的本身。他表明了德国人敢于推翻希特勒政权的决心和立场。

执行者刺杀希特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虑到希特勒身边保镖重重,能接触到他的全是德国军界最高层的人。在执行此计划时,必须是能接近希特勒的人,他至少要能有和希特勒握手的机会。而在执行刑事活动的过程中,最好能顺带除掉希特勒的左膀右臂戈林和希姆莱暗杀恶魔小组决定让刚刚被晋升为国内住房军总司令部最高长官的施陶芬伯格上校执行这个重大的任务是陶芬伯格于一九零七年出生在德国一个贵族军人家庭。良好的家境和军人门风,使他从小养成了保卫祖国为德国人民战斗的思想。早在希特勒上台执政之前,他就加入了德国国防军。希特勒登上政治舞台之后,受其影响成为一名纳粹的崇拜者。可是在长期的作战中,他逐渐对纳粹党徒们的横行霸道和灭绝人性感到厌恶,对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深感不满,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受伤之后。

一九四三年时,陶芬伯格在突尼斯的一次战斗中严重受伤,炮弹炸断了他的右手,左手只剩下三个指头,右眼完全失明。在那之后,他开始深刻反省这场战争对希特勒在军事上的一意孤行,彻底绝望。此番行动,他志在必得,能挽救德国与水深火热的战争之中,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希特勒十分赏识这位作战英勇、指挥有方的德国青年军官,曾公开表扬他是一个有思想很理智的指挥官。因此整个德国高层军官中,没有人会怀疑是霍芬伯格要做什么坏事。在整个刺杀行动中,世陶芬伯格只是行动主要执行者,主要策划者是他背后的德国高层将领。如最高统帅部通讯处长埃里希菲尔基贝尔将军陆军办公厅主任弗雷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将军总参谋部的林德曼将军等刺杀始末。当时在金波兰境内,距华沙北面两百公里的偏僻树林内,一个希特勒以狼命名的俗称狼穴的地方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东线军事指挥中心,德国的元首大本营周围戒备森严,四周布满了地雷。时刻在贺镪时代的卫兵手中牵着狼狗走来走去。

1944年7月20号

希特勒召集德国高层军官在这里举行会议。十点三十分是陶芬伯格上校在副官的陪同下,手提公文包,经过三道岗哨进入狼穴的中心。公文包内藏有两颗重一千九百五十克的炸弹,那是东线终极指挥官菲利普冯伯泽拉格尔为他提供的英国特制炸弹。早在七月初,斯陶芬伯格就在包内一直装着这种炸弹。由于机会不成熟而没有引爆,因为反纳粹小组坚持要把希特勒及其主战骨干一网打尽。七月中旬,是陶芬伯格曾三次与希特勒有过直接接触,但由于戈林和希姆莱均未在场,所以未下决心动手。这一次对他而言则是一个绝好的暗杀机会,希特勒的高官都会来。而且由于官员众多,他可以趁混乱逃出去。

会议本来准备在十三点开始,而希特勒在十二点半就开始了会议。这是施陶芬伯格不得不仓促着手组装定时炸弹,对施陶芬伯格这样一个手有残疾的人来说,要在数分钟内组装好炸弹比较困难。当时有几位军官甚至从他附近走过来,看见他在包什么东西。但是没有谁会想到是陶芬伯格竟敢在希特勒的指挥部组装炸弹。由于时间仓促,他在仅装好一枚定时炸弹的情况下便赶往会议室。此时,希特勒正背朝门坐在桌子中央,他一边把玩着放大镜,一边听。陆军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长郝新格将军汇报东线局势。石陶芬伯格一踏进会议室,便向希特勒问候。之后,他在豪辛格身旁就座,把棕色的公文包放在桌腿底下,尽量把它推向希特勒,离希特勒只有两米,此时时针指向十二点三十七分,还有五分钟爆炸。趁大家专心致志听报告时,施陶芬伯格借口打个电话,悄悄的离开了会议室。

豪辛格是反希特勒密谋圈的边缘人物,他并不知道这一谋杀计划。他的副官俯身到桌面上来,想更清楚地看一看地图。但是那只棕色的公文包暗示他想用脚把它踢到旁边去,没踢动他就用手把它放到了桌子底座的另一边。然而可能就是这一挪救了希特勒的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进程。几分钟后,一声巨响,会议室顿时笼罩在烟尘中,碎片横飞,数名军官被炸得血肉模糊。当希特勒被人搀扶着走出会议室时,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他的头发被烧焦,右胳膊肘有轻微淤血,左手掌有几处擦伤,双耳鼓膜受损。

暗杀并未成功。原计划中的两枚炸弹是陶芬伯格只使用了一枚炸弹,缺乏足够的威力。再加上厚重的项目桌面保护了希特勒,使他躲过一劫。事后余波在自己的司令部遭到自己人的暗杀,希特勒差点没气晕了。惊魂初定的希特勒立即向密谋者展开了血腥的报复。他向全国广播我的德国公民们,今天我向你们讲话的目的是让你们听听我的声音,让你们知道我的确安然无恙。接着,他宣布人人有义务逮捕反叛者,若有抗拒,格杀勿论,希特勒从此之后变得更加神经质狂躁,不相信任何人,总是感到人们在背叛他。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