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一条河-之《浏阳河》
一首歌,一条河-之《浏阳河》
一首歌,一条河。九道湾的浏阳河,在歌声中长大,与一首歌《浏阳河》深结奇缘。
上世纪50年代,李谷一老师一曲《浏阳河》被广为流传,熟悉的旋律穿透几代人的岁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首快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它诞生之初只是湖南花鼓戏中的唱段,曲调旋律也和大家所熟知的不一样。
把时间拉回到1950年,湖南土改运动开始,当时湘江文工团一批搞文艺的年轻人,分成几个工作队下到田头采风,一天一个队员徐淑华正在田间转悠,听着独轮车碾过的泥土,是那欢快的咿呀声,他脑海里忽然闪过丰收的农民在田埂上推送粮食的一幕,那一刻灵感出来了,于是他连夜创造了花鼓戏《推土车》后来改名《双送粮》,《双送粮》一共分为三段,今天的《浏阳河》就是第三段。
1959年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到湖南访问演出,提出联欢时唱首湖南的民歌,经过再三斟酌决定以《双送粮》的第三段独唱出来,以第一句歌词“浏阳河”为歌名,于是《浏阳河》开始作为一面独立歌曲传唱开来。 于是就有后来久唱不衰的《浏阳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