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原创 随笔
工作几十年,对会感触颇深,就怕参加会。怕什么呢?怕无休无止的大尾巴会,怕那些喋喋不休的冗长发言。如果是例行的大会,会议材料事先都发下来了,咱回去也有东西传达贯彻,讲话者也只是照本宣科,倒也罢了。我自有打发的办法,一般是在笔记本上写文章,我多年来发表的作品有不少就是会议期间写就的,别人还以为在认真记笔记呢。
遇到脸对着脸、面面相觑的小会,讲话者即席发言,就会有些麻烦。首先是无法溜号了,听也得听,不听也得竖着耳朵。再就是这种小会发言者说话也随便,沥沥拉拉的,想到哪说到哪,你就无法猜到他何时才能刹住车。还有一班人佯作老练,一上来先煞有介事地声明:啊哈要吃饭了啊,我简单说两句啊,就五分钟啊!结果,一发而不可收,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过去了,人家那嘴还在那里冒沫呢。你没有那个本事就别限定什么时间,咧咧到哪算哪也就是了。特别是那些平时没机会讲话的副职或者工会主席(不敬了啊!)什么的,好不容易逮着话筒,更是难以割舍。如此你也说两句,他也说两句,会议不开成马拉松才怪呢。
这些人不知想过没有,讲话的目的是要人听的,如果谁也不听,你摇唇鼓舌的讲来何用?小时候就很烦老师下课时压堂,下课铃声早响了,外边别的班级同学扔球的,游戏的,人声鼎沸,他这里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根本就没有人听。这其中也包含朴素的辩证法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0年我当兵前也教过近一年学,每堂课我一般都留有几分钟给学生自己消化,学生高兴,我也乐得少说几句,有什么不好呢?记得前些年曾参加一次家长会,好家伙,从下午三点开到晚七点,哪一科的老师都不甘落后,挖空心思,想把所有的话都一字不漏地交代清楚,心情可以理解,效果自当别论。老师重点应该交流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以期家长配合,至于育人等大道理,估计多数家长也不是吃干饭的。
讲话简捷,少而精,讲到点子上而且点到为止,不仅是对一个人归纳和抽象等逻辑思维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听讲人的尊重。做为一个领导者,也约略反映出领导艺术和风度。当年下乡时曾注意观察过车夫,凡是那些牛、马屁股被频繁敲打得没了毛的,必不是好把式。真正的车把式平时并不随便敲打牲口,遇到沟沟坎坎忽然一鞭子,那才管用。
时下全党全国都在纠正“四风”。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布《关于国务院办公厅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为防止出现“拖沓冗长”的会议,意见要求对会期进行控制,国务院召开的会议一般不超过1天半,部门召开的会议一般不超过2天。会议程序也进行了简化,尽量少安排大会发言,每个发言时间不超过8分钟。会风问题已然上到国务院层面的议程,足见问题的普遍和重要,希望这个问题也能上行下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