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八卦 > >正文

​张学良杀掉杨宇庭、常荫槐是对是错?

摘要张学良杀掉杨宇庭、常荫槐是对是错? 来源企鹅号:新知传习阁 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欢迎来到我的大鱼号~我会每天给大家推送各种优秀的文章。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可以...

张学良杀掉杨宇庭、常荫槐是对是错?

来源企鹅号:新知传习阁

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欢迎来到我的大鱼号~我会每天给大家推送各种优秀的文章。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可以在文章的下面任意评论和吐槽!

张学良杀掉杨宇庭、常荫槐是对是错?

1929年1月10日晚,张学良派人请杨宇霆到帅府去打牌,结果一进帅府,就同黑龙江省长常荫槐一起被枪毙。

杀死杨宇霆的理由是:以吞扣军饷,贻误戎机,图谋不轨等莫须有的罪名。

我们来分析一下罪名是否成立。

首先看吞扣军饷。杨宇霆是个烟酒不沾,没有嗜好的正统军人,想来贪污军饷也是没有用处的,况且东北军政人员的工资并不低。当时杨宇霆除了军械厂厂长之外,并没有担任什么显赫军职,又从何处吞扣军饷。这张家少爷东北大忽悠分明是在胡说八道了。

其次看,“彼辈奸险性成,日甚一日,近更暗结党徒,图危国家”。东北军政彼时基本上都掌握在老派人物手上,比如东北保安副司令张作相,正职是张学良。杨宇霆虽然在军政两界颇有影响力,但根本没有实力去造反,图危国家的实力。军权是当时最重要的权力,没有军队还真做不了什么事。这条明显也是不成立的。

张学良杀掉杨宇庭、常荫槐是对是错?

最后看,“杨常朋比,操纵把持,致使一切政务受其牵制,各事无从进行”。这条有一半是成立的。为什么说只有一半是成立的呢?因为张学良从小就是个花花公子,和东北其它少爷们一起就喜欢玩。张学良从小到接任东北保安司令,就没有长期离开过东北,没有系统学习过军政管理理论,更没有全面的政治管理实践,也没有那个心思去打理政务,就喜欢每天吸大烟玩女人。与其说是杨宇霆操纵把持,不如说张学良无能,处理不了东北政务。

由此可见,杨常二人是被冤杀的。

张学良杀掉杨宇庭、常荫槐是对是错?

那么张学良为什么要杀杨常二人呢?

先看外因,杨宇霆力主东北自强,利用日本和苏联、国民政府之间的矛盾两面三刀从中受益,但绝不依赖三方中的任何一方,保持独立自主。日本人看出杨是他们侵占东北的主要障碍,因而产生了“邻国之贤,敌国之仇”的除患之念。

日本人也趁机利用正友本党和混迹东北的中国流氓处处诽谤杨宇霆,离间张杨关系。他们送给张学良一本《日本外传》,这本书讲的是德川家康如何造反并击败主公丰臣秀吉的故事,并有意无意将张学良比作日皇丰臣秀吉,将杨比作篡位的日相德川。暗示张学良,杨宇霆是他身边的隐患,要及早除掉。张学良小子年少无知,轻信上当,才最终动了杀机。

张学良杀掉杨宇庭、常荫槐是对是错?

再看内因,杨宇霆自身性格问题。杨宇霆字邻葛,就是要当东北的诸葛亮,诸葛亮在四川蜀国搞的是虚君实相,也就是架空刘禅,自己代行国政,但又没有夺权的意愿,和现在的君主立宪有点相似。

杨宇霆在大政方针上多次和张学良产生冲突。比如东北易帜,杨宇霆认为蒋的南京政府没有实力完成全国统一,也没有能力保护东北,眼下东北处在南京日本苏联三面包围之中,哪一方也不能得罪也不能走的太近,才能多方周旋最终自保。

杨宇霆对张学良俨然以长辈保护人的身份自居,经常以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自诩,规劝张学良戒毒,批评他不问政事。虽出好心,但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却不买他的账。

张学良杀掉杨宇庭、常荫槐是对是错?

每当张学良向杨询问情况或发表主张时,杨都以斥责的口吻说:“你不懂,别瞎掺和,我会做决定。”并且杨宇霆还会在人前人后说张学良是阿斗。

这些内外原因,为杨宇霆种下祸根,更为一心独揽大权的张学良所不容。有人说:杨宇霆有取死之道,张学良也有必杀之心。

张学良杀掉杨宇庭、常荫槐是对是错?

杨宇霆常荫槐死后,东北各方震惊,甚至对杨宇霆看不习惯的元老人物也不能理解,张作相等人曾质问过张学良,但一切已不能挽回。

东北人民怀念杨宇霆,所以民间很快就流行着“大帅身亡,杨常而去”的说法。这个故事传到后来又有了第二个版本。

这个版本的故事是说:老虎厅事件前,杨宇霆曾扶乩,得乩语:“杂乱无章,扬长而去。”术士认为乩语不祥,要他多加小心。果然没几天他便死于非命被张学良枪杀。后来民间这样传称:“炸烂吴(俊升)张(作霖),杨(宇霆)常(荫槐)而去。”

杨宇霆一死,张学良为日本人除去一眼中钉大敌,侵略东北再无障碍。

张学良杀掉杨宇庭、常荫槐是对是错?

杨宇霆死后,张学良领衔发表了震惊中外的通电,全文如下:统一告成,建设开始,凡我同志,正宜和衷共济,协力图功。学良受事以来,对于先旧有僚佐,无不推心置腹,虚衷延纳,其中尤以东三省兵工厂督办杨宇霆,黑龙江省长常荫槐二,共事最久,倚界尤殷。乃杨、常朋比,操纵把持,致使一切政务,受其牵制,各事无从进行,肿其罪状,厥有数端:溯自民国13年后屡次战祸,均由彼二纵恿播弄而成,迹其阴谋私计,世或未知,自我先大元帅,佳电息争,倡导和平,信使往来,南北协洽,独彼二退回观望,阴事阻挠,近如滦东五县,不肯交还,其阻挠者一;平奉车辆,学良已商允交还,惟被二从中作梗不放行,坐使中外士,咸受苦痛,而车辆废置破坏,公私损失,何可纪极,其阻挠者二;滦东撤兵,顺应世局,正协心,而杨、常坚持异议,其阻挠者三。以上三端,学良曾再三婉商之;借友劝导之;用命令申斥之,而彼二概置不理,使中外士,对于我方不怀好感。现远因则酿成战祸之罪魁;观近因则破坏和平之祸首,论其罪状,不独害我东省,实害我中华。学良夙夜警惕,和冀奠我三省于磐石之安,勿令再有军事行动,谋工商之发达,谋中外居民之幸福,使吾乡父老子弟,安居乐业,耿耿之诚,可质天日。乃彼二包藏祸心,事事阴图破坏,处处竭力把持,以兵工厂及交通事业为个私利之渊教,把持收入,不解省库,且向省府通索巨款;其动用款项有案可稽者,已达现洋二万万余元,即无长官批示,亦无部处核销,一手遮天,多私囊。任用多其亲属,政府归其操纵,出门者,每予袒庇,非其私党加以摧残,前如王永江之被摈,郭松龄之激变,果谁为之?近如金融之扰乱,战争之延长,又谁致之?司马昭之心,路皆知,吾东省皆知之,而世或未尽知也。学良黍膺疆寄,并以重任,待以腹心,诚欲化彼贪顽,共循轨道,同等念其多年共事,曲予包容,不谓彼辈奸险性成,日甚一日,近更暗结党徒,图危国家,念及此,易胜隐痛,学良与同等再四筹商,佥谓非去此二,东省大局,非待无建设之望,且将有变乱之萌。大义灭亲,何况交友?毒蛇螫手,壮夫断腕,学良等不敢违弃公谊,徒顾私情。当于真(十一)日召集会议,并邀彼二列席,当众按状拷问,皆已俯首服罪,询谋金同,即时宣布罪状,按法执行。国家自有定律,非同等所能轻重,所冀海内明达调察内情,共明真相,特电奉闻。——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张景惠、翟文选、刘尚清、刘哲。莫德惠、王树翰、沈鸿烈、汤玉麟、袁金铠。

一颗孤独寂寞的心需要关注来抚慰,我需要关注,因为关注让你我更亲近。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我们会立即下线。

标签:

推荐阅读